固定式登車橋的液壓系統必須解決好哪幾個問題
液壓驅動系統的設計是固定式登車橋總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必須滿足液壓升降臺使用功能所需的全部技術要求,而且靜動態性能好,,,結構簡單,經濟性好,使用維護方便。為此,要明確與液壓驅動系統有關的升降貨梯參數的確定原則,要與升降臺的總體設計綜合考慮做到機、電、液相互配合,保證固定式登車橋總體的性能好。 根據液壓升降臺的使用工況,其液壓驅動系統必須解決好以下問題: (1)保證動作平穩,升降臺上載重量變化很大,且機械傳動零件加工、安裝的誤差以及臺面的偏載,都將導致液壓馬達負載變化較大,液壓系統必須要能克服負載變化對速度產生的影響,確保機構無沖擊地平穩運行; (2) 由于采用兩臺液壓馬達分別驅動四根油缸,因此,液壓系統必須保證設備具有較高的同步控制精度; (3)工作載荷及架體自重在運動速度變化時引起的慣性沖擊問題; (4)下降過程反向負載引起失重現象,必須加以控制,尤其是如此大型的設備,一旦失控極其危險。







液壓登車橋整個物流過程中充當著銜接的作用,直接影響后續作業的順利進行,由于其是不斷反復出現的,因此往往成為物流速度的決定因素。 據統計鐵路運距低于 500km 時裝卸時間將超過實際運輸時間,美日兩國間的遠洋運輸往返 25天,其中裝卸時間為 12 天。 我國生產物流統計也表明工廠每生產 1t 成品需進行 252 噸次的液壓登車橋,其成本為加工成本的 15.5% [1] 。因此提高液壓登車橋效率對于提高企業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直接作用。
貨物在改變其位置的過程中易受損,貨物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處于相對靜止狀態,液壓登車橋使貨物產生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是改變了物品的存在狀態,所以液壓登車橋損失在物流費用中占有相當的比重。
液壓登車橋的使用是物流作業開始及結束時必然進行的活動,其存在被默認為理所當然,因為并不是物流活動的目的,時常被人忽視。
在每一個物流環節的銜接, 都是通過液壓登車橋來完成的,因而其往往成為整個物流的“瓶頸”,如何建立一個快速有效的物流系統,關鍵是看這液壓登車橋是否快捷有效。
液壓登車橋不僅影響其它活動的速度而且還會影響物流活動的質量。 例如,裝車不當會引起運輸過程中的損失;卸放不當會導致貨物在下一環節轉換過程中的困難。 所以液壓登車橋保障其它物流活動的順利進行。

固定式登車橋是完成貨品快速裝卸的輔助設備,登車橋的高度調理功能使卡車與庫房的貨臺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叉車等搬運車輛經過登車橋能直接駛入卡車內部進行貨品的批量裝卸,僅需單人作業,即可完成貨品的快速裝卸,固定登車橋使企業減少很多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獲取更大經濟效益。
1、確定卡車地停在固定式液壓登車橋前端及已拉上手剎,方可操作固定式液壓登車橋。
2、按下發動按鈕,固定式液壓登車橋自動上升,至高方位時,前端搭板完全打開。
3、松開發動按鈕,固定式液壓登車橋自動下降,搭板搭在卡車尾部(搭板伸入車廂內不少于150mm)。
4、依照以上次序過程操作結束后即可裝卸貨品。
5、裝卸結束,按下發動按鈕,搭板在斜板上升過程中自動收加,當斜板升至挨近頂位時,松開按鈕,固定式液壓登車橋降至水平方位,以便于進行后一版貨品的裝卸及開關車門。
6、待固定登車橋回到初始方位時卡車便可發動脫離。
